將顯微CT的掃描結果經過軟件處理得到2D切片圖像和3D裂紋模型,可以清楚地觀察裂紋形狀、取向和大小和空間分布。結合DIC對表面裂紋的測試,結果表明:試樣表面裂紋的分布通常可以反映試樣內部裂紋的分布信息。


CT掃描和DIC觀察獲得的極限破壞模式
(a–b)CT掃描的結果;(c)DIC觀察的結果
關于裂紋聚結類型和最終破壞模式的研究,CT掃描結果與DIC觀察結果非常吻合。可以在巖橋區域中識別出三種結合模式如下:
?T-T模式(拉伸-拉伸合并):在上部和下部巖橋區域中合并拉伸裂縫。
?S-S模式(剪切-剪切合并):剪切裂縫在上,下巖橋區域中合并。
?T-S模式(拉伸-剪切合并):拉伸-剪切裂縫在上下巖橋區域合并。

不同缺陷巖樣的裂紋聚結類型圖
(第一列表示極限破壞模式,第二列表示水平位移場,第三列表示合并模式的草圖)
T-T模式包括(a),(d)和(f);S-S模式包括(c);T-S模式包括(b)和(e)